
products
產品分類
更新時間:2025-11-12
瀏覽次數:30生命科學的進程,始終與觀測技術的革新緊密相連。從肉眼到光學顯微鏡,再到電子顯微鏡,每一次視野的拓展都帶來了生物學認知的飛躍。然而,傳統生物化學方法通常只能提供群體分子的平均信息,而生命活動的許多關鍵過程,如基因表達、信號轉導、分子運輸,其本質是由單個分子在納米尺度上的隨機、異質的行為所驅動。為了直接“看見"并解析這些微觀事件,單分子熒光成像技術應運而生,并成為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工具。ATTO WSE-6175單分子熒光成像系統,便是這一領域中的一項綜合性解決方案。
單分子熒光成像的目標,是在生理條件下,對生物大分子進行實時、動態的追蹤和定量。這面臨著幾個主要挑戰:首先,單個熒光分子的信號極其微弱;其次,它們容易在光照下發生不可逆的淬滅(即光漂白);最后,在密集的標記環境中,如何將單個分子的信號從衍射極限光斑中分辨出來。
ATTO WSE-6175系統通過集成多項先進技術來應對這些挑戰。
1. 全內反射熒光顯微鏡(TIRF)
這是系統的光學基礎。TIRF利用光線在兩種折射率不同的介質(如玻璃和溶液)界面發生全反射時,產生的隱失波來激發熒光分子。隱失波的穿透深度通常僅在100-200納米范圍內,這意味著只有非常靠近蓋玻片表面的分子被激發,而溶液深處的背景熒光被有效抑制。這種技術帶來了極的高的信噪比,使得附著在樣本表面的單個熒光分子能夠從黑暗的背景中清晰地凸顯出來,是實現單分子成像的先決條件。
2. 高靈敏度探測器
系統通常配備電子倍增電荷耦合器件(EMCCD)或科學級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sCMOS)相機。這些探測器具有極的高的量子效率,能夠將捕獲到的微弱光子信號最大限度地轉換為電信號,同時將自身的熱噪聲和讀出噪聲降至的極低水平。尤其是EMCCD,其倍增增益功能可以在不引入額外噪聲的情況下放大信號,使其成為探測單光子事件的理想選擇。
3. 高效熒光團與光物理保護
單分子成像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熒光探針的性能。ATTO WSE-6175系統經過優化,能夠兼容多種高性能熒光染料,例如ATTO公司自身開發的系列染料。這些染料通常具有高亮度、高光穩定性和特定的光譜特性。此外,為了對抗光漂白,系統會集成氧清除劑和自由基清除劑等成像緩沖液的灌注系統。這些化學物質能夠有效淬滅激發態熒光分子周圍的有害活性氧,顯著延長其發光壽命,從而允許更長時間的觀測和數據采集。
ATTO WSE-6175并非一個孤立的顯微鏡,而是一個集成了光學、電子、機械和軟件控制的完整工作站。
硬件集成: 系統核心是一個倒置熒光顯微鏡架,確保了穩定性。其上整合了高功率且光強可調的激光器,作為激發光源;精密的物鏡(通常為高數值孔徑油鏡),用于高效收集熒光;快速且精確的壓電陶瓷載物臺,能夠進行納米級的快速對焦和定位;以及上述的高靈敏度相機。所有硬件組件通過中央控制器進行同步,確保數據采集的時序精確。
軟件控制與分析: 系統配備了專用的控制軟件。研究人員可以通過軟件界面精確控制激光強度、曝光時間、濾光片切換、載物臺位置等所有參數,并設計復雜的多通道、多位點時間序列實驗。在數據采集之后,強大的分析軟件成為關鍵。它能夠執行一系列處理步驟:首先對原始圖像進行背景扣除和平場校正;隨后進行單分子定位識別,即通過高斯擬合等算法,以遠超光學衍射極限的精度(通??蛇_數納米)確定每個熒光光斑的中心位置;最后,對連續幀中的同一分子進行鏈接,重構出其運動軌跡,并計算出擴散系數、位移、停留時間等動力學參數。
ATTO WSE-6175單分子成像系統的應用范圍廣泛,它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在活細胞或模擬生理環境下,直接觀察分子機器的運作。
1. 膜蛋白與脂質動力學
細胞膜是生命活動的關鍵界面。利用單分子追蹤技術,可以實時觀察膜受體(如G蛋白偶聯受體、酪氨酸激酶受體)在細胞膜上的擴散模式、聚集狀態以及對配體刺激的響應。研究發現,許多膜蛋白的運動并非自由擴散,而是被限制在特定的膜微域中,這種受限擴散模式對于信號傳導的效率和特異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樣,脂質分子的運動和行為也可以通過標記進行觀測。
2. 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直接驗證
生物化學中常通過免疫共沉淀等方法推測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但這些是基于群體水平的間接證據。單分子成像,特別是基于共定位或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的方法,可以在單個事件水平上直接“看到"兩個分子是否結合、結合多長時間、在什么條件下解離。例如,可以觀察轉錄因子與DNA的結合動力學,或者分子伴侶與底物蛋白的相互作用。
3. 核酸與酶動力學
在DNA和RNA研究領域,單分子技術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將DNA分子進行拉伸并錨定在玻片表面,可以實時觀察RNA聚合酶沿DNA模板的移動、停頓和終止,直接測量其轉錄速率。同樣,可以研究解旋酶如何解開DNA雙鏈,或核糖體如何沿mRNA進行翻譯。這些直接觀測提供了群體平均實驗無法獲得的異質性和中間態信息。
4. 超分辨率成像
雖然ATTO WSE-6175本身主要基于單分子追蹤,但其技術原理也是多種超分辨率顯微鏡(如PALM/STORM)的基礎。通過控制熒光分子稀疏發光并精確定位,再將數千上萬張圖像中的定位點疊加起來,可以重構出一幅分辨率高達20納米左右的細胞結構圖像,從而揭示細胞器如線粒體、內質網等的精細結構,以及蛋白質在其中的納米尺度分布。
盡管單分子成像技術強大,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需考慮一些因素。樣本制備需要優化,以確保熒光標記的特異性和生物分子的活性。熒光標記本身可能對目標分子的天然行為產生潛在影響,需要進行嚴格的對照實驗。數據分析過程復雜,需要專業的算法和審慎的參數設置以避免解讀錯誤。
展望未來,單分子熒光成像技術仍在不斷發展。新的熒光蛋白和合成染料正在被開發出來,它們更亮、更穩定、光譜范圍更廣。數據分析算法日益智能化,能夠處理更復雜的軌跡和相互作用網絡。同時,與其他技術的聯用,如與原子力顯微鏡或電生理技術的結合,將能從多維度揭示生命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ATTO WSE-6175單分子熒光成像系統,代表了現代生物物理技術的一個側面。它通過整合TIRF照明、高靈敏度探測、穩定的環境控制和強大的軟件分析,將研究視野從細胞群體和分子群體推向了單個生物大分子的層面。它不再滿足于回答“平均而言發生了什么",而是致力于探尋“每一個分子具體是如何行動的"。通過直接觀測生命基本單元的動態行為,這套系統及其所代表的技術理念,正持續為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物理學研究提供著不的可的或的缺的微觀細節,推動著我們對生命運行機制的理解走向更深、更精確的層次。